战略合作
招商不力?问题可能出在品牌定位上
来源: | 作者:门店哥哥 | 发布时间: 2025-11-08 | 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,许多企业将招商视为拓展市场、实现规模化增长的核心战略。然而,不少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却收效甚微:招商会到场客户寥寥无几,合作意向转化率持续低迷,甚至出现“投入产出比倒挂”的困境。此时,企业往往将问题归咎于渠道拓展不足、政策优惠力度不够,却忽略了一个更根本的核心——品牌定位是否精准

 

品牌定位,本质上是企业向目标合作伙伴传递“我是谁、我能提供什么独特价值”的核心主张。当品牌定位模糊时,即便投入再多营销成本,也难以让潜在加盟商、经销商或投资者形成清晰认知,更无法建立长期信任。例如,某连锁餐饮企业曾试图以“高端健康快餐”定位招商,却在宣传中同时强调“平价亲民”,导致投资者困惑:究竟是走高端路线还是下沉市场?最终招商效果远低于预期。

 

精准的品牌定位,是招商成功的“指南针”。它需要企业回答三个关键问题:

1.  目标合作伙伴是谁? 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需求差异显著:区域经销商更关注利润空间和市场保护政策,而大型连锁加盟商则重视品牌影响力和标准化运营体系。例如,喜茶以“高端现制茶饮”定位吸引的是追求品质与时尚的年轻加盟商,而蜜雪冰城“平价茶饮普及者”的定位则精准触达下沉市场创业者。

 

2.  我们的核心优势是什么? 是技术领先、供应链成本优势,还是成熟的运营支持体系?某新能源企业通过明确“县域市场分布式光伏解决方案提供商”的定位,突出其在三四线城市的渠道深耕能力和本地化服务优势,招商效率提升40%。

 

3.  如何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? 在同质化严重的行业中,差异化定位是破局关键。例如,同样是火锅品牌,海底捞以“极致服务”立足,巴奴则以“产品主义”突围,两者通过清晰的定位吸引了不同偏好的加盟商。

 

品牌定位失误的三大典型陷阱,企业需警惕:

 “全能型”定位陷阱:试图满足所有合作伙伴需求,结果导致定位模糊。某零食品牌曾宣称“覆盖全年龄段、全渠道”,最终因缺乏核心卖点,招商信息无法打动任何一类目标客户。

 “跟风式”定位陷阱:盲目模仿行业头部企业,忽视自身资源禀赋。例如,在新消费浪潮中,大量品牌跟风主打“国潮”,但因缺乏文化内核支撑,招商时难以获得合作伙伴信任。

 “静态化”定位陷阱:定位固化,未能随市场变化调整。某服装品牌长期坚持“商务正装”定位,却未察觉年轻创业者对“轻商务休闲”的需求增长,导致招商渠道逐渐萎缩。

 

优化品牌定位的实战路径

1.  深度调研,锚定需求:通过问卷、访谈等方式,调研目标合作伙伴的核心痛点(如利润预期、风险承受能力、运营支持需求),形成用户画像。

2.  聚焦优势,提炼主张:基于自身资源(技术、供应链、品牌等),提炼简洁有力的定位口号,如“开一家火一家的社区生鲜店”“3天开业的智能便利店解决方案”。

3.  一致性传播,强化认知:招商材料、官网、宣讲会等所有渠道的信息需围绕定位统一输出,避免传递混乱信号。例如,瑞幸咖啡在招商中始终强调“数字化驱动的快咖啡模式”,从APP下单到供应链管理的细节均与其定位紧密呼应。

 

结语:招商不是“广撒网”,而是“精准捕捞”。当企业陷入招商困境时,不妨回归原点,审视品牌定位是否清晰、是否与目标合作伙伴需求匹配。唯有以精准定位为内核,辅以系统化的招商策略,才能让招商之路走得更稳、更远。

(本文参考ai大数据制作,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出入,仅供参考)

招商哥14年实力,持续为您提供“融商、招商、扶商”入企定制落地服务!欢迎通过官网联系我们!